宝安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滨海小学

>学校首页>美丽滨海>校长专栏>内容详情

文化打造品牌 品牌引领发展

发布时间: 2016-08-17 16:50 发布单位: 滨海小学(集团)滨海 浏览量: 3521 【公开】
 

文化打造品牌 品牌引领发展

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 李唯

摘要:通过分析学校文化与学校品牌的关系,即: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建设的内涵和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提出打造学校教育文化品牌的举措:通过学校精神文化的构建锻造学校品牌之“魂”、通过制度文化的构建确立学校品牌之“纲”、通过教师文化的构建开掘学校品牌之“源”、通过课程文化的构建浇灌学校品牌之“根”。

关键词:学校文化 品牌

品牌是学校形象的一种标志,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被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的一种无形资产。在当代社会,品牌的建设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着一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而学校品牌的内涵核心是学校的文化品位,培植独特的学校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创建学校品牌的过程。[1]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师生认同的群体价值观和核心理念,是学校发展和学校管理的灵魂,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不可复制性,一旦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学校的品牌效应就会越来越大,竞争力也就越来越强,因此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而言具有重大意义滨海小学成立于2007年,是宝安区委区政府重点建设的“2007年十大民心工程”,在办学实践中,学校以促进师生生命成长为基础,寻找文化建设的突破口,按照“建设一所健康、开放、自觉、高尚的后现代化学校”的发展定位,遵循“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优质示范”的建设目标,秉承“培养具有高尚情怀、开阔视野、自觉精神、合作能力的人”的育人价值观,整合教育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打造出“珍视童年价值,培育生命自觉 的教育文化品牌,成为学校发展的持续动力。

一、精神文化——锻造学校品牌之“魂”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航标。精神文化形成于长期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活动中,是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和学校气氛,是学校文化价值观的本质体现,也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优质品牌的关键所在。[2]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应主要从确立学校办学理念,凝练厚重的学校文化做起,以不断发展的文化内涵引领学校教育的创新。

滨海小学精神文化核心是“生命自觉”,在我们看来,生命是人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的存在才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青少年学生自杀、自残现象的发生,暴力伤害事件的出现,正是由于他们生命意识淡薄,不懂得珍惜、敬畏生命,不懂得规划自我,遭受一点挫折、打击,就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或伤害其他生命作为解决方式。因此“生命自觉”教育首先从人的灵魂深处唤起他沉睡的生命意识,并强化这种生命意识,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奥秘和生命的宝贵,理解人的生命具有唯一性和有限性,从而树立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进而主动规划自我的意识。在这个基础上,滨海小学确立了“珍视童年价值、培育生命自觉”的办学理念,主张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生命自觉意识,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育教学行为中,学校着眼于“珍视童年价值”,致力于“培育生命自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培养人的生命自觉习惯,最终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具有生命自觉精神的生命理想。在“生命自觉”精神理念指导下,产生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教师观以及学生观,还有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现在“生命自觉”已成为滨海小学的一块品牌,学生在他们的童年时期播下了一颗美的种子,绽放的是“笑容无拘灿烂,言语无忌天真,心身阳光健康,歌声悠扬和美”的生命状态;教师认识到“没有一项工作像教师一样对别人施加影响”,职业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拥有了自己的生命理想和生命精神,享受做教师的幸福;学校呈现的是“主动、内省、追索、永新”的生命自觉状态,在“后现代化”建设上实现了优质示范。

二、制度文化——确立学校品牌之“纲”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保障体系和措施,也是形成学校优质品牌的重要支撑力量。学校制度文化,即由学校制度所承载、表达、衍生和推动的文化,它是一所学校渗透在体系架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中的价值观念和风格特色,也是在生成和执行各类制度过程中折射出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3]

滨海小学自建校之初,就把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自觉为导引,立足学校办学实际,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建立了“指引式”制度,健全了科学柔性的管理制度,形成《学校管理指引式制度汇编》,包含四十多个制度指引。同时不断探索“开明阔放,扎实巧干,高效低耗”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对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深化改革,尝试“教育决策、管理实施、质量监控”的“三责分立”管理机制(见下图),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特色品牌。

滨海小学“三责分立”管理机制

在滨海小学的“三责分立”管理机制中,教育发展中心是教育立策部门,负责科学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办公室、德育处、教学处是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依据发展纲要科学有序地实施具体工作;质量监控中心是质量监控部门,对规划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过程性监督和科学分析,评价其价值;最后,由三部门协作研究,根据评估意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不足。如今,学校的“三责分立”管理机制运行平稳,在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实现了学校系统、科学地规范管理,而且满足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公平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育管理效益。

三、教师文化——开掘学校品牌之“源”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具活力、最具主体性的组成部分,[4]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形成学校优质品牌、促进学校发展的引擎。教师文化一旦形成,又会作为学校情境和文化氛围的一部分反作用于教师群体,从而影响其效能水平。在教师文化的影响下,教师工作效能的变化会直接引起学校其他不同效能如教学情境效能、学生效能的变化。[5]由此可见,教师文化是影响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文化要素。

滨海小学的教师文化建设以“生命自觉”核心理念为引领,朝着“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优质示范”的办学目标不断探索与实践,致力于用“生命自觉”唤起教师内在发展的需要和对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认识与追求,引领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实现生命价值,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逐步引导教师形成了“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的学生观和“一个教师拥有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力量”的教师观,从教育规律和儿童自身出发,进行循序渐进的熏陶和浸染,始终充满爱与温情,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四三”教师培养模式,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又一特色品牌。“四三”教师培养模式即:三种方策(职业信念教育、个人发展规划指导、职业忧患意识培养)引导教师确立教育理想;三个层级(基础层级、发展层级、提升层级)促进教师提升职业能力;三项制度(指引制度、学习制度、竞争上岗制度)帮助教师感受职业幸福;三个工程(课题带动工程、优质课堂构建工程、“五导”模式名师培养工程)带动教师实现整体发展(具体内容参见作者20127月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的“四三模式引领教师享受职业幸福”)。实践证明,先进的教师文化是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坚强动力和智力支撑,“四三”教师培养模式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价值追求,引领教师朝着幸福成长的方向不断前进,开办八年多来,学校先后培养出深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胡小丽、邹昭文、李芳芳,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高丹,宝安区学科带头人曾昭曙、金洋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实现了以教师发展联动学校发展的发展策略。

四、课程文化——浇灌学校品牌之“根”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落脚点,是形成学校优质品牌、促进特色发展的载体。课程文化是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生命成长规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道德判断、知识技能,自我建构、有效帮助学生发展的思想、内容及形式的统一体,是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及其教育行为,是实现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6]

滨海小学在课程文化构建过程中,努力破除“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教育同质化现象,在课程中渗透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想,重组、优化教育资源。我们认为,课程本身的文化特性决定了课程开发活动首先是文化开发的过程,国家课程开发体现的是对社会主流文化和优势文化的构建,而校本课程开发体现的是对学校文化的构建,是凸显学校自主性和文化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校本课程建设既是促进学生自觉健康成长,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突破口,也是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催化剂。滨海小学努力将“珍视童年价值,培育生命自觉”的办学理念贯穿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之中,坚持将生命的自觉看作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以完整的人的生命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真正构筑起生命完整的教育过程,并通过人文、科学、艺术与健康四大模块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满足不同儿童的成长需求,使师生随着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共同成长。

1人文模块校本课程:该模块课程包括德育、语文、英语及相关的拓展阅读和表演课程。通过此模块课程的实施,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如独具滨海小学特色的《国旗下课程》,在八年实践中把《国旗下讲话》从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四个维度进行扩展,经历了从单纯的讲话到互动的课堂,再到立体的课程,最后到学校文化生成与师生生命成长四次转化,形成了“校长主讲—主题班会—家庭讨论—感悟实践”四段式立体化德育模式

2科学模块校本课程:该模块课程包括科学、数学、信息技术及实践探究类课程。通过此模块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重视并乐于探究,提升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学会创新,以科学的态度解决问题,在支持和参与过程中,学会合作和交流。如滨海小学的主题式科学体验活动,让学生的科学学习从课内自然地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学生在主题式科学体验活动中,深入研究主题内容,延伸至与主题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探索和进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3艺术模块校本课程:该模块课程涉及音乐、美术、合唱、书法及相关校本艺术类课程,旨在增强学生审美体验、拓展学生审美视野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滨海小学把艺术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办学思想、目标和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努力让每一个滨海学子都能在小学生活中找到自己演绎的舞台。艺术教育作为滨海小学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多年来学校以丰富的艺术社团为学生打造全面健康发展的成长平台。

4健康模块校本课程:该模块课程主要包括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社团课程、体育特色项目、阳光体育及综合实践类课程。通过健康模块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健康,实现学生美丽“蝶变”。如缤纷节活动课程,每年12月滨海小学都会举办主题为“七色童年,缤纷梦想”的缤纷节系列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上台展示的机会,它不仅是学校“珍视童年价值”的演绎,更是学生张扬个性和才艺的舞台,让孩子们学会了表达自己、欣赏别人,培养了学生阳光、自信、包容的个性。

滨海小学的四大模块校本课程相对于国家课程开发策略的统一、均衡和共同性而言,所追求的差异性、个性化和多样化,使其在开发过程中始终立足学校自身,并以学校为基地、以文化为基础、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宗旨[7],成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品牌。

总之,学校文化与学校发展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学校文化建设既是学校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推动力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的经济投入不断增加,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不断地改善,到今天,经济发达地区,以资金引入促进学校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学校办学进入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的新时代。因此,学校要根据时代和自己学校的办学实际,由师生共同参与,构建适合自己的学校文化,以此促进学校与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旭.中小学品牌建设系统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1

[2]闫振华.学校品牌的创建关键在于建设学校特色文化[J].青春岁月.2011.18353

[3]顾建德,喻志杰.关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4).

[4]肖建勇,张大友.论教师文化及其对学校效能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1.11105-106

[5]张泽科,杨丽.以先进文化引领学校和谐发展[J].教育科学论坛.2006.474

[6]胡娟.学校特色文化创建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发展的个案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16



[1] 李旭.中小学品牌建设系统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2] 闫振华.学校品牌的创建关键在于建设学校特色文化[J].青春岁月.2011.18

[3]顾建德.喻志杰.关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4).

[4]肖建勇,张大友.论教师文化及其对学校效能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1.11

[5]肖建勇,张大友.论教师文化及其对学校效能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1.11

[6] 张泽科,杨丽.以先进文化引领学校和谐发展[J].教育科学论坛.2006.4

[7] 胡娟.学校特色文化创建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发展的个案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  招生咨询电话:27757162      资源平台技术支持电话:29999500
©2017 cn.baoan.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4225829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